蒙古国举办研讨会纪念《蒙中友好互助条约》签署65周年

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于5月30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互助条约》与蒙中关系学术研讨会
据蒙通社报道, 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于5月30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互助条约》与蒙中关系学术研讨会。此次研讨会旨在纪念该条约签署65周年。
研讨会上,与会者回顾了1960年《蒙中友好互助条约》签署的背景和意义,并探讨了1950-1960年代的国际形势以及当时蒙中两国的外交政策。同时,专家学者们也讨论了当前两国在经贸、科教、文化等领域关系面临的挑战和研究立场。
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系主任巴扎尔道尔吉强调,1960年的条约是蒙中关系的基础和根基,连接了两国在不同制度下的友好关系。他表示,无论时局如何变化,双方从未提出终止条约的倡议,这充分体现了其“友好”的本质。
中国驻蒙古国使馆公使衔参赞张木星在会上指出,1960年的友好互助条约不仅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,也是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的重要象征。
他强调,1994年签署的《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》将两国关系推向了历史性新阶段。
2024年是蒙中两国建交75周年、《友好合作关系条约》签署30周年以及两国建立“全面战略伙伴关系”10周年。1960年的《友好互助条约》对当时的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、蒙古国国立大学研究员学者、蒙古国外交部以及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的代表参加。
视图: 2584
Tweet